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
章學誠

章學誠(1738~1801),字實齋,浙江會稽(今浙江紹興)人。生於乾隆三年,卒於嘉慶六年,享年六十四歲。是清代的史學家。
幼年的章學誠並不是個聰敏清俊的孩子,他資質略為魯鈍,身體也不很健康。他的父親章鑣,雖是乾隆七年(1742)進士,但直到乾隆十六年(1751),才因舉薦而授任湖北應城知縣。章學誠也隨著父親,舉家遷往湖北應城。 來到應城之後,章鑣為章學誠延請了家庭教師,以參加科舉考試為目的,嚴格教育著章學誠。儘管他並不喜歡這樣的學習方式與內容,但卻也因此,幫助章學誠發現自己真正的志趣、奠定他治學的方法與信念。《章氏遺書》記載著,章學誠在父親和塾師的嚴格督促之下,發憤苦讀。塾師柯紹庚對他的評價是:「資質魯鈍,而好深思。」可貴的是,章學誠始終孜孜矻矻,苦讀沒有怨言。
  二十歲以後,章學誠第一次接觸了《應城縣誌》。激發起他莫大的興趣,也從此開啟了他在史學領域的研究之路。當中,明代應城人士陳士元,著有《灤州志》、《孝感縣誌》、《宋史》等書,更是啟發了章學誠對史學的高度熱情。他覽遍這些書籍,同時還以讀書心得寫成評論文章(《文史通義》中,就收有〈書灤志後〉一文)。 不但如此,章學誠甚至開始嘗試著自己撰寫史書,建立體例與義法。他取材于《左傳》、《國語》等書,從編年體改編成紀傳體,名曰《東周書》。過程中樂此不彼,達三年之久。可惜因為父親與塾師的要求,他不得不暫停此類創作,專心準備科舉考試。
  只是章學誠的科舉之路,也走得並不順利。七次鄉試落榜。乾隆三十年(1765),第三次落榜之後,章學誠前往京城,師事大學士朱筠。因著這層緣故,他得以盡覽朱筠家中,豐富的藏書,並與往來朱門的學者們,相互論學。此後,他隨著朱筠督學安徽,結識了延學誠、邵晉涵、洪亮吉、黃景仁等安徽學者。又在寧紹台道(今浙江寧波) 馮廷丞署中,認識了戴震、汪中兩位極富盛名的學者。在與這些學者論學的過程中,章學誠更加堅定了,自己的治學路數與學術立場的抉擇。
  乾隆四十二年(1777),章學誠參與編修《永清縣誌》,雖然這只是一本地方志,但章學誠卻因此有機會,第一次的,實踐自己的史觀,包括「編史的體例」與「寫史的義法」。同年秋天,他鄉試中舉,隔年中進士,不過並未獲得朝廷授予官職。此後,章學誠為了生計,輾轉各地謀職,曾在定武、清漳、蓮池、文正等書院講學。也曾應聘進入湖廣總督幕下,協助編纂《續資治通鑒》等書,後又擔任《湖北通志》的總編纂人。嘉慶五年(1800),章學誠雙目失明,生活貧苦。次年過世,埋葬在山陰芳塢(今浙江省紹興市附近)。章學誠一生纂修各類地方史志十餘部,並撰寫了大量的志評著作。較為人知的,是《湖北通志》、《和州志》、《永清縣志》、《亳州志》。在修志的過程中,章學誠的關注重點有三個層次的轉變。由「方志的藝文著錄」轉為「方志的保存掌故」再變為「方志的〝志〞體與掌故分立並重」。由此創立了一套完整的修志義例,提出了方志分立三書的主張。《方志立三書議》可以說是章學誠所創立的方志學之精義所在,它的提出,標誌著其方志理論的成熟、修志體例的完備和方志學的建立。
  《文史通義》則是章學誠史學理論的具體呈現。儘管在章學誠生前,此書沒沒無聞。但在百餘年後,此書開始受到重視,影響也越顯深遠。《文史通義》有內篇五卷,外篇三卷,書中最經典的,是「六經皆史」的概念。強調「治經」必須結合「考證史料」與「發揮義理」。將治經引向治史,大大的提昇了史書的價值。
  同時,《文史通義》書中也提出相當多,與文學有關的見解。對於當時盛行的「義法說」、「性靈說」,多所批判。強調寫文章必須態度懇切、情辭真誠。從事文學批評時則以設身處地、通情達理為宜。而要寫出一篇好文章,必須從四方面來涵養。一是讀書養氣,二是博古通經,三是親師近友,四是取材求助。
  綜觀章學誠一生,經學上,是清代考據之學邁向昌盛的時期。文學上則有方苞、袁枚等文學名家籠罩著。而章學誠對這兩門學科的治學學風,都持有不同意見。他由治史入手,力圖矯正「重經輕史」的偏失。反對漢學家一昧求古,主張以史學來經世致用。「知史意、闡發義例」都是他所強調的。又提出「辨章學術,考鏡源流」的目錄學思想,建立了較為系統的歷史學和目錄學理論。
  可惜的是,章學誠的觀點,與當時學術圈的主流思想不合,也沒有得到重視。遲至晚清,才開始受到注意。民初時,日本學者內藤湖南,編纂了《章實齋先生年譜》,後經過章太炎、胡適、梁啟超等學者的推介,才逐漸為人所知。後人將章學誠的作品與書信,編輯成為《章氏遺書》。


撰稿人:李慈恩
網站滿意度調整